市委编办聚焦“三化” 推动职能运行监管工作走深走实 | ||||
| ||||
为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,推动各部门(单位)全面主动高效履职,泰安市委编办聚焦规范化实施、精准化推进、系统化管理,探索构建科学高效的职能运行监管体系,推动职能运行监管工作走深走实、取得实效。 聚焦规范化实施,完善监管评估体系。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、管长远的作用,紧密结合泰安工作实际,出台加强职能运行监管评估的《若干措施》,明确监管评估重点内容、方法步骤、结果运用等内容,为职能运行监管提供制度保障。建立市级机关职能运行监管评估协作工作机制,由市委编办牵头,市纪委监委机关、市委办公室、市政府办公室、市审计局等13个部门配合,加强信息共享、成果互用,常态化开展会商研判、意见征询。持续规范完善权责清单制度,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,市级38个部门(单位)共有权责清单事项5832项,今年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事项480项,助推部门(单位)职能、权限、责任法定化。 聚焦精准化推进,打造监管有效路径。坚持综合监管和专项评估相结合,确保重点突出、精准务实。组建市级机关职能运行监督员队伍,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(单位)中选聘29名监督员,赋予参加调研、评价打分、建言献策等6项职责,协助开展职能运行监管评估工作。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切领域,对应省级监管评估重点领域,选取市司法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医疗保障局3个部门开展专项评估,了解掌握职能配置、人员配备、职责履行等情况,同时多方收集领导批示、督查报告、审计报告等材料20余份、“12345”热线等问题线索80余条,将分析整理出的15个问题及时纳入职能运行监管台账,并督促被评估部门排查整改。注重以点带面、串珠成线,选取直播带货、星级民宿等12个行业,开展综合监管“一件事”试点,厘清部门工作任务,不断完善审批、监管、执法相互协同的跨部门综合监管模式。 聚焦系统化管理,强化监管结果运用。坚持系统观念,推动职能运行监管结果与多项工作实现精准衔接,提高职能运行监管实效。充分发挥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,将职能运行监管纳入全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,围绕履职全面度、时效度、成效度、配合度以及权责清单调整等指标进行评估赋分,促进部门(单位)围绕主责主业创新工作方法,提升履职水平。同时,将职能运行监管结果作为机构设置、职能配置、编制调整的重要依据,针对监管评估中发现的人员结构不合理、机构编制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等问题,及时提出调整意见建议,有力保障了有关部门(单位)职能作用充分发挥。 | 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