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城市完善市镇村三级管理服务体系 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

发布日期:2025-05-24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
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,泰安肥城市委编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持续优化中医药管理服务体系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。

一是完善市级中医药管理服务体系。优化机构设置,为市卫生健康局加挂市中医药管理局牌子,设置中医药政策法规与科技教育科、中西医结合指导科。统筹中医药资源,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,组建市中医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承担中医医院医共体总医院牵头医院职责的同时,承担全市中医药资源、学科建设等统筹协调功能,牵头建立中医优势病种县域一体化服务路径。市卫生健康局、市委编办等9部门联合出台《肥城市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》,明确将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县域医共体建设体系。

二是打造镇街中医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机构。建强3家中医特色卫生院,按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标准,规范化建设中医馆,合理布局诊疗区,配齐中药房中药饮片储存、调剂、煎煮等设备,合理配备中医医师、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等,全力推进中医特色卫生院建设。传承特色中医骨科,为安驾庄镇卫生院加挂肥城市骨科医院牌子,传承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,充分发挥中医骨科的独特优势。

三是提升村医中医药服务能力。全面推行“县管乡用、乡聘村用”制度,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编制保障要求,推动高学历人才补充壮大乡村医生队伍。卫生健康、机构编制等10部门联合印发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,建立并完善我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体系,研究制定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目录和教材,推动在岗村医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全覆盖,就近满足农村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。打牢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,创成8家省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(社区卫生服务站),建成50家村卫生室中医阁,全部达到国家示范评审标准,群众获得中医药服务更加便利。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